产品展示

  • Home
  • 鸟山明,大师是怎样炼成的?

鸟山明,大师是怎样炼成的?



平心而论,鸟山明在众多日漫大V中算不上高产。青山刚昌的《名侦探柯南》至今连载了30年,《海贼王》也陪伴我们度过了27载,皆未有完结的迹象。

一部《龙珠》面世11年便草草收尾,其间鸟叔还数次吵吵嚷嚷要断更,这哪里像个敬业大师的样子?可鸟山明的江湖地位是不容置疑的,堪称日漫盛世的奠基者。

△日本漫画家鸟山明。图/央视新闻

《阿拉蕾》 快乐其实很简单

鸟山明的成名缘于《阿拉蕾》。这个出身名古屋郊外乡村的25岁小伙,人生起飞绝对要感谢《周刊少年JUMP》的编辑鸟岛和彦。漫画看似上不了台面,但在日本却被视为继茶道、歌舞伎、相扑后的又一“国宝”。上世纪八十年代相关产业链已近完备。从漫画到动画、从动画到游戏,直至手办等衍生产品,一条龙似的收割粉丝韭菜。

也不必把鸟岛和彦提高至伯乐的高度,作为这条产业链中的一环,他的商业嗅觉只是作为漫画编辑必备的职业素质。鸟岛在众多投稿小白中发掘出鸟山明,也共同接生了阿拉蕾这个名扬天下的机器娃娃。

最初鸟山明投寄的脚本,主角是个脑洞大开的邋遢博士,有着各种异想天开的发明。这个创意似乎与鸟山明年轻时的经历有关。他高中读的是工业设计专科,和大多数男孩一样喜欢汽车、枪械。如果按照个人喜好,他可能会把《阿拉蕾》画成一部充满科幻与工业风的漫画。可鸟岛一个电话就彻底调整了创作方向:“你笔下的小丫头蛮可爱的,就由她来做主角好了!”于是乎,一个精灵古怪、力大无穷且头脑缺根筋的女孩横空出世。

《阿拉蕾》第一卷里,能明显看出主角形象修改的痕迹。阿拉蕾刚从博士的工作台下线时,是一个亭亭玉立的青春少女。可翻了几页后,阿拉蕾被鸟山明狠心拍扁,尽显呆萌。这也预示着,无数无厘头的糗事即将在企鹅村上演,阿拉蕾就像《绝代双骄》里的小鱼儿,会把恶人谷搅他个天翻地覆。

我觉得《阿拉蕾》4年的创作岁月,是鸟山明漫画生涯中的惬意时代,经常以土包子自嘲的他对都市的钢筋水泥丛林有种莫名的恐惧感。严重社恐的他一旦延期交稿,鸟岛编辑必点他的死穴:“再不交稿,你就来东京上班!”鸟山明曾经自述:“我在乡下一住就是十年,还真是无法适应人潮涌动的大都市生活。”

相反,《阿拉蕾》中的企鹅村则可看作岛山明故乡的映射:春天有大怪蛾四处飞舞,夏天有怪龟漫步海边,秋天能够看到刺猬熊,冬天还有长毛象和打雪仗。而且同后来的《龙珠》线性故事相比,《阿拉蕾》则框在企鹅村这个小世外桃源中,任由鸟山明发挥自己的恶搞天赋。

漫画创作当然是辛苦的,但我想那时的鸟山明是累并快乐着。毕竟《阿拉蕾》的每个人物,都不必承载沉重的社会责任;每个桥段的演绎,也不需要逻辑的成立(地球劈碎了也就碎了)。恶趣味充斥着《阿拉蕾》的各个章节,规则在企鹅村有着无限的宽容度,撞坏了几百辆警车的阿拉蕾也不用承担后果。

我们可以把《阿拉蕾》看作周星驰早期的电影,单纯地给观众带来一笑,快乐原来就是这么简单。

《龙珠》 功夫永远在精进

从1984年起,笑点枯竭的鸟山明下决心完结《阿拉蕾》,但身不由己的他已被日漫的产业链裹挟。鸟岛和彦要求他必须三个月内重启一部新作,这催生了伟大的《龙珠》。

《龙珠》的诞生,可以说是东西方文化在鸟山明的小宇宙中碰撞的结果。战后深受西方流行文化影响的日本,几乎所有漫画家的绘画风格,都或多或少掺杂了西方漫画笔法的痕迹。鸟山明就自述最爱去的地方是迪士尼乐园,他的作品人设深受美国卡通的浸润。然而,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李小龙、成龙等中国功夫明星的风靡世界,也给了鸟山明的创作以很大启发。在创作《龙珠》前,鸟山明还专门携家人飞到中国桂林、北京、上海等地,在旅游中采风,吸取东方文化的养料。

鸟山明,大师是怎样炼成的?

《龙珠》中的悟空无疑是《西游记》中齐天大圣的衍生,包括金箍棒、筋斗云这些元素统统被移植到鸟山明的新作中。但《龙珠》的大火,并非鸟山明一人功劳。随着情节推进,鸟岛编辑又一次体现出自己的敏锐嗅觉:“格斗的元素是现今动漫潮流,希望你加点进作品!”

新利18官网

于是乎,鸟山明被迫设计了“天下第一武道会”的情节。四方高手隆重登场,与悟空捉对厮杀,欲知谁赢谁负,且听下回分解。没成想这一打便无法收场,《龙珠》从武道会打到地球和全宇宙。这之后的十年,鸟山明可谓是痛不欲生,每天醒来都会思考两个问题:悟空还怎么练得更强?悟空的下一个对手是谁?

这部旷世之作连载的11年间,鸟山明中后期尽显疲态,这从他的绘图态度便可看出。前几卷《龙珠》,每一幅都是卡通精品,人物线条细腻,背景山水秀美。而到了后来,《龙珠》便成了一部单纯的格斗天书,人物线条变得粗糙潦草。所幸读者已经不在乎这些细节,他们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人物命运与格斗成败上。

当然,《龙珠》的成功并非完全依赖新颖的人设与格斗的元素。鸟山明天才的分镜绘图才是他登基大师的关键。

所谓分镜,就是在《龙珠》的格斗过程中,作者多角度呈现战斗的每个细节。打个比方,鸟山明就是武侠小说宗师金庸,金大师的细节描写让许多拥趸怀疑他是不是会功夫,试举《天龙八部》中一段:“青光闪动,一柄青钢剑倏地刺出,指向中年汉子左肩,使剑少年不等招用老,腕抖剑斜,剑锋已削向那汉子右颈。那中年汉子使剑挡格,铮的一声响,双剑相击,嗡嗡作声,震声未绝,双剑剑光霍霍,已拆了三招……”

这同样也是鸟山明的功力。《龙珠》中的每场格斗,拳拳到肉、特写震撼,简直可以看作帧率比较低的动画。这种分镜的魅力同样体现在井上雄彦的《灌篮高手》中,一个进球能被作者分解成几十幅远近景交织的画面。这么说吧,鸟山明等于在一部电影中承担了编剧、导演、摄像的全部工作,你说累不累、牛不牛?

《勇者斗恶龙》 游戏总有落幕时

结束了《龙珠》创作,鸟山明可以说耗尽了精力和对漫画的激情,四十岁便金盆洗手,但他的另一项贡献却鲜为人知。

早在创作《阿拉蕾》时,游戏制作人堀井雄二便找到他,请他担纲一款RPG游戏《勇者斗恶龙》的人物设计。当时事业正处上升期的鸟山明答应得很干脆:自己的事业刚起步,多干点事也是好的。没成想这一合作延续了三十多年。

现如今,《勇者斗恶龙》已成为日本的“国民RPG”。每一代的上市都要选择节假日,以免学生和上班族翘课翘班排队购买。每一代《勇者斗恶龙》的主角和几百种怪物的人设,几乎都是鸟山明亲自操刀。无论游戏中的大忠抑或大邪,都是一副呆萌的卡通脸,深深地烙刻上鸟叔的印记。

现在再来总结一下,一代漫画大师是怎样炼成的。小时候的鸟山明家境贫寒,但他没有放弃画画的爱好;踏入职场,偶遇鸟岛这位敬业且懂行的编辑;不认死理,善于听从专业人士的专业建议;天赋异禀,独特的分镜绘法开创了日漫的黄金时代。

鸟山明,你和《龙珠》永在。

潘焱

发表评论